首页

韩国女王蕾拉

时间:2025-05-25 22:40:00 作者:福建舰入列后能发挥怎样的作战效能?专家解读 浏览量:46823

  【文化中国行】

  “小鼓一打咚咚哩响嘞,各位老俵听端详呐。先进科技田间走,科学管理效率佳……”日前,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村晚的舞台上,一曲永新小鼓《花开农家》把观众带入了新农人的故事。

  永新小鼓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流传于永新民间的曲艺,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新小鼓表演者腰系牛皮小鼓,一边说唱、一边敲打腰鼓。“永新小鼓分平腔、高腔两种唱腔,用永新方音唱出七字句式的唱词,夹杂乡间俗语,再以小鼓、竹板、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伴奏,鼓声与音乐协同演绎、说唱与方言完美融合。”永新县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返聘非遗专干吴谷介绍。

  在永新县文化艺术中心,一群十几岁的孩子身着白衫、腰部用红绳系紧小鼓,左手拿一根小竹棒,右手拿一副小竹板,按照规矩敲起鼓来。据介绍,永新县利用假期开办少儿曲艺培训班,并在中小学校设置小鼓培训课,定期组织传承人举办曲艺讲座,对民间文化团体开展培训并进行集中展演,全方位打造传承梯队。

  “我学习打鼓已经四年了,越来越体会到永新小鼓的独特魅力。”永新县任弼时中学学生尹茹艺说。

  “永新小鼓不仅是一项非遗、一种曲艺,还是一个鲜活的宣传载体。我们结合时事,精编各类节目,用接地气的表演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传达给观众。”翻看着创作的100余个节目的曲谱,永新县文化馆馆长陈莉君十分自豪。

  “你看那水果时蔬多妖娆,你看那水土乐园志趣高,你看那玻璃栈道打飘飘。”《网红桥》道出了乡村产业和面貌的变化;“惩治腐败得民心,忠诚卫士斗志昂。”《贴心人》宣扬廉政文化……近年来,永新县借助永新小鼓这一载体,创作了30余个节目,以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将党的政策方略和创新理论潜移默化地送进群众心里。

  (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洋 李玉兰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吴婷)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文旅观察:采茶“机器换人”,有必要吗?

每年3月放苗,9月中下旬进入大闸蟹捕捞旺季,将大闸蟹销往全国多地。每年12月底,大闸蟹全部清塘。次年1月至3月,进行塘底清淤、消毒。3月开始放水、放苗,开始新一轮的养殖工作。

首夺冬运会金牌!苏翊鸣:我还是喜欢单板滑雪的小孩子

“原来在外务工的村民,现在很多都回来了,一共有20多人从事毛竹运输工作。”当地村民敖福生笑着说,从山场将毛竹运到加工厂,每吨可以卖到630元至660元。

郭光灿:中国量子计算发展需要一代代接力传承

擎着长竹竿,来自俄罗斯的Ekaterina用网兜摘下了当天最大的一个柿子,这是她第一次看到柿子树。“我很喜欢这个活动,虽然竹竿很重,但是我和另一名女生一起摘下了柿子。这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机会,让我们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亲身体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Ekaterina说。“我也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节后长胖了,用药就能“躺瘦”?专家:想得挺好

近年来,随着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步伐加快,新场景新品类不断涌现,多业态关联消费明显增多,文旅消费日渐细分,网红城市层出不穷。特色文旅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丰富的旅游体验,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成为释放消费新热潮的重要引擎。全国各地深挖文化底蕴,创新文旅项目,既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画卷。

15000名马拉松爱好者用脚步丈量无锡“东大门”

旅游企业在产品开发、服务保障等方面不断创新,助力入境游回暖。春秋旅游向海外游客推出“探寻上海近现代史——外滩+外滩源微游线”“体验上海的浪漫与咖啡文化——武康路微游线”等微游线路,并提供英文导游,海外游客可通过citywalk(城市漫步)的形式了解上海。同时优化服务细节,春秋旅游都市观光巴士的工作人员正加紧英文口语培训,以便与海外游客沟通;还在站台准备小额零钱,方便有需求的游客直接使用现金购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